call phone 025-66041326
登录/注册
首页> 知产资讯 > 资讯详情

防止窜货有哪些方法?真实案例与品牌保护指南

小鲸
2024-05-06 09:48:12 2024-05-06 09:48:12

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窜货已经成为许多品牌面临的顽疾。所谓窜货,是指经销商、代理商或其他渠道商将产品违规销售到非授权区域或渠道的行为。这不仅打乱了品牌的市场秩序,还可能导致价格混乱、假货混入,最终影响品牌形象与消费者权益。

例如,消费者在非正规渠道购买的产品可能存在过期、质量不达标或售后缺失的问题,从而对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。因此,防止窜货不仅是品牌保护的重要手段,也是消费者保护的必要措施。

品牌保护假货打击

一、防止窜货的典型案例

1. 防伪标签与追溯技术

一些企业通过在产品包装上添加防伪标签、数字编码或二维码,让消费者能够验证真伪并追溯来源。

  • 案例:可口可乐公司在瓶盖和包装上增加了数字代码和二维码,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询真伪,有效提升了市场透明度,减少了假货和窜货的风险。

2. 全链路供应链管理

品牌要想防止窜货,必须对生产、仓储、物流、渠道形成全链条管控。

  • 案例:华为公司建立了全球化供应链管理体系,对供应商、物流和销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,从源头上减少产品流向失控的可能。

3. 价格体系与渠道管控

窜货往往与渠道间的价格差异有关。通过合理的价格管理和渠道激励机制,品牌能够减少违规套利的空间。

  • 案例:苹果公司长期采用统一的定价和严格的渠道管控,辅以差异化折扣政策,既维护了价格稳定,也降低了窜货发生率。

二、防止窜货的综合策略

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,单一措施难以彻底杜绝窜货,企业需要结合多种手段:

建立防伪体系

采用二维码、RFID芯片、区块链溯源技术,让产品具备唯一身份标识。

引导消费者主动参与扫码验证,增强品牌信任感。

加强供应链管控

对经销商设置清晰的销售区域和责任边界。

使用大数据监控产品流向,及时发现异常出货情况。

优化价格管理

减少区域间的价格差距,降低经销商违规套利的动机。

设立奖励机制,鼓励渠道商合规经营。

借助法律与合同约束

在合同中明确约定“禁止跨区销售”的条款,并设定惩罚措施。

必要时采取法律手段追责,形成震慑。

利用第三方数字化工具

例如 鲸版权 提供的版权与渠道监测服务,就能帮助品牌方更精准地追踪产品在网络上的流向。

通过建立授权白名单、实时监测非授权渠道的宣传和销售信息,结合自动化维权(如下架侵权内容、屏蔽盗用宣传图),企业能更快发现并制止窜货行为。

鲸版权还支持供应链合规管理与风控预警,让品牌不仅能保护版权内容,还能强化渠道管控,提升防窜货整体效率。 

司法有效、快速低价、安全保密
版权确权登记版权确权登记
司法有效、快速低价、安全保密
司法有效、快速低价、安全保密
全品、全网、全时、按需、可视
全网监测
全品、全网、全时、按需、可视
全品、全网、全时、按需、可视
分层维权保护手段,保护你的权利
维权保护
分层维权保护手段,保护你的权利
分层维权保护手段,保护你的权利
知识产权需要有序管理、用心打理
知产管理
知识产权需要有序管理、用心打理
知识产权需要有序管理、用心打理
开启风控预警,提升版权安全和管控
风控预警
开启风控预警,提升版权安全和管控
开启风控预警,提升版权安全和管控
获取最新知产资讯
关注【鲸版权】微信公众号
获取最新知产资讯
为您提供1对1咨询服务
添加【版权小鱼】微信好友
为您提供1对1咨询服务